学校主页 | 工作动态 | 思想政治工作大讨论 | 文明建设 | 大学文化 | 学团在线 | 思政理论课 | 社科研究 | 先进典型 | 统一战线 | 普法园地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思想政治工作大讨论>>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思考
2018-01-18 08:20 肖阳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和重新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实质内涵,落实贯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充分发挥两者的精神合力培育优秀青年学生、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成为了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与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并以此分为“理想”三层面,国家理想与传统文化中的民富国安、安居乐业、民为邦本、以和为贵的民族追求相一致;社会理想与传统文化中的“义也,正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摒弃偏私,弘扬公正”等中正之道相契合;个人理想与“仁、义、理、智、信”、至诚天道、仁爱之义等品质相吻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凝练的基础与源泉。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民间信仰、民族习俗、知识文明,更具千百年来不断积累与适时变革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底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其根本、稳其根基,寻其精髓,延续中华文明的精神命脉,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逐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取、升华、革新的意识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创新、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样是在中国历史篇章的警醒、鞭策与当代中国发展环境的适应与协调改变中的不断塑造而成;就道德思想而言,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相传与综合创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贯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更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情况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思考

(一)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通过开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通过民族英雄、建国先烈、中国崛起的领导者等人物的事迹传诵;通过坚持并重视“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等纪念日的宣传纪念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之间建立桥梁,让学生更加明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  

(二)以校训、校史为载体,深化文化宣传教育,筑牢核心思想基础。  

积极挖掘高校校训与校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作用。从高校校训和逐步发展壮大的辉煌校史而言,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勤学不怠、自强不息、认真求实等优秀品质,能够促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亦是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  

(三)提升青年创造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从而促进民族“富强”。  

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运用一切可行现代手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通过网络新媒体微博、APP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通过动画、动漫将复杂或单一的文化元素进行形象设计、元素整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宣传载体;通过加强专利保护、促进技术创新,使中国风俗或者文化产物转化为应用型资源,加大价值产出力度。  

总之,通过大力营造具有良好传统文化底蕴的软环境,结合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传承、创造适合新时代的中国新文化,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储备青年力量。(作者系药学院辅导员)  

关闭窗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宣传统战部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